抹香鲸

首页 » 常识 » 常识 » 中国的白瓷在欧洲曾是一种神器,价值堪比黄
TUhjnbcbe - 2022/8/23 8:54:00

我是卓言,我们一起终身学习,第天。

每天一本书,今天我们来读《白瓷之路》(上)

这是一本文旅兼备的艺术史类著作。作者埃德蒙·德瓦尔从中国开始,用一年半的时间,深入探访了“发明和再造”了瓷器的三座世界性瓷都,也就是,中国的景德镇、德国的德累斯顿,和英国的普利茅斯。他以贯穿中西的视角,结合旅游札记和各种回忆录,追述了瓷器从中国传入欧洲发展演变的历程,描画出一部数百年中西文明交流史的旖旎风貌。

德瓦尔既是作家,也是一位世界级陶瓷艺术家。年,他出生于英国,后来在剑桥大学读书,主修英国文学,并在英国与日本学习陶艺。他的瓷器作品曾在许多著名博物馆展出。年,他出版回忆录《琥珀眼睛的兔子》,荣获科斯塔传记文学奖、英国国家图书奖、翁达杰文学奖等。在那部作品中,德瓦尔是一位收藏家。而在我们本期要说的这本《白瓷之路》中,他是一个探寻者,在侦探式的抽丝剥茧后,一段浩渺、传奇的白瓷史,就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了。

可能你会觉得,白瓷,不就是白色的瓷器?这是我们日常生活里随处可见、价格低廉的商品,有什么传奇呢?

我先给你说个跟白瓷有关的故事吧,就是作者在这本书里提到的。

这个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德国。当时的德国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,虽然有个很响亮的名字叫做神圣罗马帝国,但其实只是一种很松散的联邦,由若干个独立的小邦国构成。就有点像我们的东周时代,名义上有个周天子,但其实呢,是诸侯林立,各行其是。

这批小国也是实力有强有弱,其中有个萨克森公国,比较富强。这个国家的君主萨克森大公,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七大帝选侯之一,就是说,在选举帝国皇帝的时候,他有投票权,这就很能说明萨克森的分量了。

在17世纪末、18世纪初的时候,萨克森公国正值鼎盛,当时的大公叫奥古斯特二世,人长得非常孔武有力,外号“强力王”。但他却有个跟这种粗豪形象不太相符的爱好,就是收藏中国瓷器。而且他这已经不能算是爱好了,简直就是深度痴迷,听说哪有精美的中国瓷器,不惜一切代价,也要搞到手。

在年,当他听说普鲁士有一批精美的中国青瓷花瓶,他就向普鲁士国王提出,用名精锐的龙骑兵,来换这批花瓶。

所谓龙骑兵,并不是真的骑着龙,而是骑在马上使用火枪的骑兵。因为火枪开火,就像西方传说中的龙喷火一样,所以叫龙骑兵,直到19世纪拿破仑战争那个时候,龙骑兵都是欧洲战场上非常厉害的一个兵种,是一个国家的战略力量。而为了换取瓷器,这位奥古斯特二世不惜把这样一支精锐的部队,给了普鲁士人。后来在给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当中,这名龙骑兵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。

我们顺便交代一下,那位用花瓶换来骑兵的普鲁士国王,叫腓特烈·威廉一世,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腓特烈大帝的父亲。后来正是在腓特烈大帝的时代,普鲁士超越了萨克森,为未来统一德国奠定基础。

而骑兵换花瓶的故事,也成了欧洲历史上的一段笑谈。不过这种对中国瓷器的痴迷,并不是奥古斯特二世一个人的癖好。当时的欧洲,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头百姓,都曾为瓷器而狂热痴迷。这种爱好,被称为“瓷器病”,对此,奥古斯特二世也大方承认,他就是一个重度瓷器病患者。

好,故事先讲到这。那我们讲这个故事,是为了把奥古斯特二世作为一个玩物丧志的荒唐君主、反面典型,把他批判一番吗?

并不是。这个故事其实是展示《白瓷之路》这本书的主旨的完美样本。从中我们能看出,欧洲人对中国的瓷器有多痴迷。而且,故事还有后半段,那就是奥古斯特二世把对瓷器的痴迷转化为了钻研的动力,在他的资助下,欧洲人揭开了瓷器制造的秘密。我们前面提到了世界三大瓷都,其中德国的德累斯顿,就是当年萨克森公国的首府,正是在这里,诞生了第一件欧洲人自己制造的瓷器。

今天,我们就来说说中国为什么能在瓷器领域长期领先于世界?还有,当时欧洲人的“瓷器病”有多严重,他们有多么痴迷于中国的瓷器。

中国为什么能在瓷器领域长期领先于世界?

这就要从故事的第一站,中国江西景德镇说起。

瓷器和陶器有着共同的起源,都是用特殊的土,塑造成型之后,用高温烧制而成的。但瓷器的特点是,材质用的是瓷土,外部有一层玻璃质的釉层。陶器制作,很多古文明都会,而瓷器,是中国的独门绝技。

因为首先,是中国人最早发现了瓷土,这是一种黏土类矿物质,因为这种土最早在景德镇高岭村被发现并且应用,所以一般称为“高岭土”。

另外就是,烧制瓷器的技术要求很高。举一个例子,烧陶器,-摄氏度的温度就可以了。而烧制瓷器,需要摄氏度左右的高温,这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,是一个很高的门槛。

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,并不强调精确、具体的参数,而更多依靠从业者长期实践中掌握的经验。这就使得这种技术的要领很难用书面表述,更不容易传播和模仿。技术的传承更依赖于有经验的老工匠的言传身教,和个人在实践中的领悟。这也使得制作瓷器的手艺非常难被外人学到。

可以说,是原料、技术、理念,这三个方面的原因,让中国的瓷器工艺水平,一直独步天下。

说到这儿,我们插入一个相关的话题,那就是,中国古代这种过于发达、领先的瓷器制作工艺,其实也埋下了一个负面的影响。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领域,一直存在一个短板,就是玻璃。早在公元前后,欧洲和中亚的一些文明,就已经能够制造很精美的玻璃器皿和工艺品了,而中国的玻璃工艺,虽然起步也很早,但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。

这放在古代不是问题,因为无论是作为器物的实用性,还是作为工艺品的艺术性。我们的瓷器比他们的玻璃制品,有过之而无不及,并不需要玻璃,这个短板被发达的瓷器工艺掩盖了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,在后续用途开发这方面,瓷器的不足就逐渐体现出来了。近代科学兴起以来,很多科学仪器上要用到玻璃,比如望远镜、显微镜,还有其他的光学器材,而瓷器在这方面,就发挥不了作用了。所以说,因为瓷器水平的发达,中国古代一直没有重视玻璃,而长期缺乏玻璃器材,也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。

欧洲人有多痴迷中国的瓷器?

直到近代之前,在欧洲人眼里,中国的白瓷都是一种神器,价格堪比*金。

欧洲人最早是什么时候接触到中国瓷器的呢?中国的瓷器出口从晚唐就开始了,但是限于当时的交通运输条件,还是只能销售到周边国家。直到13世纪,也就是中国的宋元时期,瓷器才出现在欧洲。今天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,还收藏着一件13世纪的小瓷罐,是欧洲现存的最古老的中国瓷器之一。据说这是马可·波罗从中国带回来的。当然这个说法有点可疑,因为马可·波罗究竟有没有来过中国,这件事本身都很有争议,所以这个瓷罐的确切来历还不好说。不过通过它可以确定,最晚到13世纪,欧洲已经出现了瓷器。

那欧洲人最早见到中国瓷器,特别是白瓷的时候,他们的感触是什么呢?

在本书的扉页上,作者引用了一句话:“这白色之物,是何方神圣?”这句话出自美国文学名著《白鲸》。这是美国19世纪小说家赫尔曼·梅尔维尔,在年发表的一部海洋题材的长篇小说。描写了亚哈船长为了追逐并杀死白色的抹香鲸莫比·迪克,最终与白鲸同归于尽的故事,营造了一种让人置身海上航行,随时遭遇各种危险甚至是死亡的氛围。

在这个故事里,巨大的白鲸象征着大自然的神秘与不可征服。而作者认为,当中世纪的欧洲人第一次见到来自东方的白瓷的时候,他们那种惊诧、赞叹与敬畏,就跟《白鲸》里的船员们第一次目睹白鲸时的感触是一样的。白瓷的材质、形状、颜色,对当时的欧洲人来说,简直不是凡间的东西。

于是,在从13世纪到18世纪的大约年里,瓷器一直是欧洲最名贵的奢侈品。一条连接中国与西方的“瓷路”,就从这时起逐渐形成了。关于中国瓷器的种种神奇传说,也在欧洲流传。这其中最让人神往的,是当时中国南京大报恩寺的琉璃宝塔。

这座塔,在太平天国战争中被毁掉了,所以可能今天在中国的知名度不高。但是在16-19世纪里,它可以算是欧洲人眼中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地标建筑了。大报恩寺宝塔,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下旨修建的,但是直到他的孙子宣德皇帝在位期间才建成。这座塔有九层,根据现存的记载推算,高达78米,比著名的比萨斜塔还要高出将近三分之一,对古代人来说绝对算是摩天大厦了。更了不起的是,这座塔外面贴满了瓷砖,通体洁白,轮廓线布满彩色琉璃,美轮美奂。明清两代,来中国的欧洲人看见这座塔,叹为观止,以为整座塔都是用白瓷烧制的,于是就把它称为瓷塔。当这个消息传回欧洲,欧洲人听说在中国有一座塔,建筑材料用的竟是在他们看来像*金一样珍贵的白瓷,这种震撼和艳羡是可想而知的。

中国白瓷塔的传说在欧洲流传了几代,时间来到了17世纪,这时候欧洲最强大的君主,是号称“太阳王”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,他是一位非常雄才大略的国王,但同时也非常喜好奢华,爱虚荣,不能容忍世界上有他没有的宝贝。于是他也根据中国瓷塔的传说,造了一座“特里亚农瓷宫”,送给他的情妇蒙特斯潘夫人。不过他这个瓷宫名不副实,只装了一个玻璃屋顶,宫内陈列了一些从荷兰进口的彩瓷。这是荷兰人对中国和日本瓷器的仿制品,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瓷器,更远没有白瓷名贵。所以说,路易十四搞的这就是一个低配版的山寨品。在路易十四去世后不久,特里亚农瓷宫就改造成洛可可风格了,瓷宫的瓷字也去掉了。

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,在17世纪,即便是像路易十四这样的富甲欧洲的君主,虽然痴迷中国的白瓷,也没有能力实现白瓷的本土化生产。

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,您的点赞、

1
查看完整版本: 中国的白瓷在欧洲曾是一种神器,价值堪比黄